讓抗議數位化:我們為何不如此宣示,如此抗議?





我以前念書在外面租房子,最受不了的情況就是一大早有人唸佛號喊阿門,或是深夜還在樓上敲敲打打,發出沈重的腳步聲或奇妙的喘息聲,擾人清夢,害人睡眠。這時您要怎麼做呢?通常就是爬起來,走上樓去給他按門鈴,禮貌地說聲「不好意思喔,現在很晚了...」抑或是「X你X的你在吵什麼!」

不管怎麼做,都會留下負面的印象,下次見面通常都難有好臉色看。有沒有什麼無言、沉默,對方又無法制止你的「抗議手段」呢?

雖著網路的普及,我們為何不用隨處可見的 Wifi 來進行某種「訊息傳遞」「抗議」?比如說,把Wifi 的名稱設定為「樓上給我安靜點!」、「6214房不要整晚抓謎片!」、「3樓記得倒垃圾」之類的「網路匯集留言功能」呢?

隨著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幾乎我們在哪裡都可以上網,搜尋Wifi 訊號,而現今的智慧手機也幾乎都可以把 3G 訊號轉變成為 Wifi 訊號,所以其實您就可以把某種「訊息」帶著走,且無限傳播給你周遭的人。例如你要追求某心儀的學妹時,你就可以把手機的 Wifi 名稱設定為:

「沈佳宜我喜歡妳!」



沒有人知道是誰設定的,就算沈佳宜不喜歡你也不會暴露身分,可以隨時修改、去除,而且隨著你的手機移動,這個「訊息」也可以無限傳播,。只要在學校內有人打開任何平板、手機或電腦,馬上就會接收到這則「告白」,完全符合當代網路科技的「匿名」、「邊際傳播」與「即時性」。

更重要的是,對方無法制止你。他可能看到這個 Wifi 的留言後也用同樣的方式回應你,形成一種 Wifi 訊號之間的「交流」或「筆戰」,但他無法阻止你,他也不能關閉你的 Wifi 訊號,這又符合我們討論網路流動科技中所謂的「非封鎖滲透性」。更接近於「Stand Alone Complex」 中各自獨立,卻又相互存在「笑臉男」。

讓我舉一個例子,假設有一萬個人都把自己的 Wifi 名稱設定為「ineffectual bumbler」,匯集在總統府前時,這不是件很有趣的畫面嗎?假設支持紹興社區的台大學生都把 Wifi 名稱設定為「聲援紹興,反嗣涔」,校長或學校的行政、教師走在校園中,不就會「芒刺在背」且無法去除嗎?


我目前的 wifi 名稱,當然就是....

除了在凱達格蘭大道上面又跪又哭,是否可以運用當代網路科技,讓我們的「聲音」與「抗議」,更加數位化?

且無所不在


----

「有缺,但無憾:我對台北數位藝術節電玩展的感想」
http://blog.xuite.net/tuyu/MIYU/64417847

11月16-25日,誠摯邀請來參加台北數位藝術節電玩藝術展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