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皮圖書



這樣的標題有點聳動。例如什麼人骨拼圖、人肉叉燒包之類的標語,都帶有某種驚悚和反倫理道德的言說。在歷史上,因為饑荒缺糧或是文化人類學中將其視為某種宗教儀式或異常的愛欲行為也不少見,我們更可以在莎士比亞等文豪的作品中看到多數的描寫:噁心,但又充滿異樣的魔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留下了被剝下的人皮作為外衣的照片記錄,而把自己的皮膚當做書本的封面,送給心愛之人作為永誌紀念在 16-17 世紀的文獻中也偶有出現;但是,一直沒有真實的史料和記錄。

最近,專門收藏稀少圖書和珍貴手稿的哈佛大學霍頓圖書館(Harvard Houghton Library)在清點館藏中發現了一本疑似人皮的珍貴圖書。這本書的題詞上寫著:「這本書的封面是我親愛的朋友喬納斯奈特(Jonas Wright)唯一的遺骸,他在 1632 年 8 月 4 日被活活剝皮而死,國王給了這本書,書皮由他的皮膚製成,願他的靈魂永遠安息。」

而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後來發表了一篇論文〈Anthropodermic Bibliopegy Lessons From a Different Sort of Dermatologic Text〉,並刊出了一次專門討論人皮圖書的專輯。


圖: 1885年左右所繪製,南太平洋萬那杜塔納島(Tanna)舉行的宗教食人儀式慶典


從論文標題本身來說,我們可以注意到文章談的是「皮膚學」的問題,也就是例如皮膚是否可以作為一種書籍的保存材料,抵抗長時間的磨蝕與洗禮、人類皮膚本身的病變、黑細胞色素的擴散等等問題。

此外也蘊含了文化人類學方面的探討:人皮作為一種刑罰和愛情的表稱,是否比起其他動物的皮草更具有價值?在宗教的意義上從骨肉分離的「去人化」到「物化」的過程中是否又更能承載著「人馭物」的靈魂重量?這是個多元領域交流的有趣話題

而最後還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倒底這本書的封面真的是人皮嗎?

這時,我們又要依靠科學的力量了,這讓我想起杜林聖衣的爭議。裹屍布上面的斑斑血跡,倒底是不是耶穌的聖血呢?


根據科學檢測,認定書皮上面充滿疙瘩狀物的表面並非人類皮膚組織,而是綿羊皮。這使我們又失去了西方文化史中關於人皮圖書記載的可靠證據。

論文下載:http://archderm.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814819
相關資料:http://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4/04/it-was-once-somewhat-common-to-bind-books-with-human-skin/360145/

其他延伸閱讀

當遺失四百年的頭顱完璧歸趙時,我想到的是...
http://blog.xuite.net/tuyu/MIYU/41961955


大數據與數位分析:兼論人文權威話語權轉向
http://blog.xuite.net/tuyu/MIYU/193825411

發現風中奇緣:寶加康蒂的誓約之地
http://blog.xuite.net/tuyu/MIYU/55223032


歷時五年的「比喬利姆戰爭」,被刪除
http://blog.xuite.net/tuyu/MIYU/65761529





留言